878-365.com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林业概况

林业概况

设置字体大小:【 】 【打印】 【页面调色板  发布时间:2014-02-20


内容简介:林业概况

   一、自然地理概况
  (一)地理位置
  遂平县位于河南省南部,界于东径113°38′~114°10′,北纬32°59′~33°18′之间,东西长51公里,南北宽33公里,总面积1080平方公里。北邻西平县,西邻舞钢市,南及西南部和驿城区接壤,东与汝南县、上蔡县相连。
  (二)地形地貌
  遂平县辖区境内地势西高东低,南北两岗相夹,中东部为平原,构成"一山,两岗,一平原"的地貌特征,而且山低坡缓,土层较厚,岗丘平缓,土地肥沃。其中西部山地占17.3%,南、北部岗地占33.3%,中、东部平原占49.4%,是一个浅山区。海拔在57~757.5米之间,属伏牛山余脉,东部与豫中平原相接。
  (三)土壤
  土壤以黄棕壤土为主,砂姜黑土次之,潮土为最后。全县土壤速效钾53~378PPM,平均137PPM,速效磷0~85PPM,平均10PPM。PH值在6.75~7.66之间,多为中性,容重在1.3~1.6kg/cm³。土壤中缺氮、贫磷、富钾,施肥时应以氮磷为主。
  (四)气候
  遂平县处于北亚热带与暖温带的过渡地带,属亚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具有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雨热同季,无霜期长等特点。年平均气温14.9°C,最热月为7月,平均气温27.8°C,极端最高气温43°C;最冷月为1月,极端最低气温~16.6°C。年平均无霜期224天,年平均日照2208.2小时,平均每天6小时,日照率为50%,其中气温≥10°C的日照时数为560小时,年积温为4864.3°C。湿度71%,年平均降水量972毫米,每年6、7、8、9月的降水量占全年的60%以上。年平均降雪日数为20天,积雪厚度可达18厘米。
  (五)水文
  遂平县地表河流属淮河流域洪汝河水系,汝河、奎旺河横贯全境,有大小支流30余条。中小型水库18座,下宋水库为全县最大水库(属中型水库),总库容量1864万立方米。全县浅层地下水资源为2.39亿立方米。
  (六)植被自然情况
  遂平县地处淮河流域,伏牛山余脉,暖温带向亚热带过渡区,边缘性明显,植被丰富,主要植物种类有620余种,主要有:栎类、侧柏、火炬松、黄连树、落羽松、黄檀、银杏、悬铃木、板栗、猕猴桃、棠梨、八月炸、山楂、枫杨、杨类、泡桐、刺槐、柳树、臭椿、国槐、枣树、山茱萸、柿树、油桐、杜仲、桃树、葡萄、何首乌、桔梗、柴胡、金银花等。普遍种植的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棉花、豆类、红薯、芝麻、油菜、烟叶等。全县有哺乳动物约30多种,鸟类约200多种,两栖爬行动物40多种。受保护的动物种类有几十种,主要有:獾、狐狸、刺猬、野猪、野兔、山鸡、画眉、斑鸠、松鼠、猫头鹰、啄木鸟、蜥蜴、蟒蛇等。
  二、社会经济概况
  (一)行政区划
  遂平县辖玉山镇、嵖岈山镇、和兴镇、石寨铺镇、常庄乡、沈寨乡、槐树乡、花庄乡、文城乡、阳丰乡、褚堂乡等11个乡镇,灈阳、车站、莲花湖等3个街道办事处,嵖岈山景区、凤鸣谷景区等2个风景区管委会,共206个行政村(居委会),1353个村民小组。
  (二)社会经济发展
  遂平县总人口5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8.27万人,农村劳动力21.1万人。总面积106979公顷,全县国民生产总值50.2亿元,粮食总产量55.8万吨,农业总产值39.7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265元。
  (三)交通、通讯
  遂平县交通方便,通讯便捷。京珠高速公路、京广铁路、107国道纵穿南北,遂周路、七蚁路、县乡路贯通全县,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全县100%的行政村通公路。移动通讯信号覆盖全县,电脑、电话等现代化通讯设备已进入普通家庭。
  三、林业发展概况
  "十一五"以来,遂平县林业工作紧紧围绕扩大规模,提升水平的总体目标,实施基地带动,政策驱动,全民发动战略,全力推进各项建设。造林绿化取得新成效。截止2009年,遂平县有林地面积达到9749.48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9.11%,活立木蓄积量达到93万立方米,先后被评为全省国土绿化模范县和河南省林业生态县。遂平县通过实施河南林业生态省建设、退耕还林、淮防林等项目,累计争取项目资金4000万元,有力提升了林业发展活力,林业发展有了很大转变。一是造林呈现多元化发展。全县有林地面积9749.48公顷,与2007年相比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特别是商品林建设突飞猛进,而这些林地的资金都是由个人和社会投入,改变了过去单一全部由国家投入的造林方式。多种方式的造林投入,为我县林业投入的持续增长起到了积极作用,包山包地种树,也成了我县近年来一个新投资热点。二是群众造林积极性高。林权制度改革和退耕还林工程、淮防林等造林项目的实施,为我县的林业发展造就了一条快车道。明确的林权制度,按亩由县财政每年拨发退耕还林补助,使群众的造林积极性空前高涨,造林方法也由过去的"粗放经营"转变为"科学管理",林农由过去的破坏性采伐者转变为依靠林业新技术的科学营林者。县林业局的科技人员下乡进行技术指导和提供林下产业的技术帮助成了群众最受欢迎的活动。
  
  

信息来源:878-365.com |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